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用好秦岭这座“天然实验室” ——科技创新让秦岭持续以“绿”生“金”

时间:2024-05-07 来源: 陕西日报 作者: 张梅

  成立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建设秦岭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建成全国首个建在田间地头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

  建成陕西唯一的省级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和两个省级食用菌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

  与5省建立产业合作,共建岭南、贵州林麝种群繁育基地;

  编撰《陕西植物志》,以植物多样性研究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用科技守护秦岭,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成绩单”。

  “我们将充分发挥科研‘国家队’的优势,聚焦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陕西各地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断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持续做好科技创新驱动,将三秦大地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作出新贡献。”4月28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分党组书记、陕西省科学院党组书记詹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科技资源向秦岭保护利用倾斜

  这段时间,位于秦岭腹地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牛尾河野外生态研究基地,科研人员在监测环境信息。

  牛尾河野外生态研究基地由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共同建设,持之以恒地开展野生动物种群及植被的监测研究工作。

  而在秦岭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科研人员在对野生动植物和水资源系统进行人工智能监测、采集、识别。

  该监测站由陕西省科学院联合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设,是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站以来不断加快野生动植物和水资源系统的监测、采集、识别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秦岭生态保护与研究工作走上高效化、实时化、智能化之路。

  秦岭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开展秦岭生态保护和秦岭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用科技守护秦岭,是陕西省科学院的重要使命。

  为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优势,2022年,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经省科技厅批准,依托陕西省科学院下属的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陕西省西安植物园4家研究所共同组建。

  “秦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上,也体现在我国南北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上。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研究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陕西生态环境安全与建设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服务。”说起建设该实验室的初衷,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怡平表示。

  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建立后,积极组织各学科专家团队协力攻关,探究生物多样性、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特种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害生物生态防控、秦岭水资源涵养技术提升等科学问题,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撑。

  ■ 做好秦巴山区“土特产”文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增强富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现代农业是秦巴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和最大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抓手,就是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的驱动。”在4月18日召开的第三届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研讨会上,陕西省科学院科技处副处长谭家海表示。

  立足秦巴山区资源禀赋,陕西省科学院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深挖发展潜力,突出“土特产”良种、良机、良法,一体推进前端协同研发、中端就地转化、后端集成推广,提升县域农业科技创新效能。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持续发挥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在陕西率先突破了羊肚菌、桑黄等珍稀菌的驯化繁育技术,保有食用菌优良品种2000余株,主持编制食用菌领域陕西省地方标准24项,获批发明专利10余件,并在陕西8个县区建设了10余个产业帮扶技术推广基地。

  为促进紫阳县“撩酸菜”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高值化发展,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揭榜挂帅项目的支持下,系统开展了“撩酸菜”自然发酵机理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并于2023年立项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紫阳酸菜(撩酸菜)》。

  “我们积极申报陕西省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能、推动产业链建设,为做大做强做优‘传统工艺、地方特色’产品贡献力量。”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峻志表示。

  林麝产业是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重大战略率先行动计划首批资助重点项目。多年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林麝保育创新科研团队在秦岭腹地的凤县加强林麝优良品种选育、杂交良种选育等技术研发与示范,形成了“政府+科研院所+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助力凤县麝香年产值超过两亿元,成为全国“林麝养殖第一县”。

  “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常罡表示。

  ■ 秦岭良种配上科技“芯”

  种子是乡村振兴的“芯”动能。

  多年来,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结合陕西种业市场需求,从事特种玉米品种开发、基础研究与推广应用,走出了一条特种玉米的“忒色”之路。

  每年,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与分子育种中心科研团队都在海南、陕西两地穿梭育种,目前已有7个特种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还有一批新品种即将走向市场。其中,鲜食玉米“陕K15FA”“陕K2912”“陕K7128e”等特种玉米品种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

  品种育成后的推广是“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重中之重。在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团队联合土壤营养、绿色栽培、深加工及饲料饲草等领域的专家,进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开发。该团队通过攻关玉米花青素提取工艺、黑玉米整株综合利用技术方法,研究适合广泛区域推广的水肥管理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等,探索出“科研成果+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产业帮扶模式。

  近年来,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先后与商洛市、安康市、汉中市签订鲜食玉米推广服务协议,共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截至目前,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已向陕南3市10余个区县推广鲜食玉米及相关技术,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

  “在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的帮扶下,我们种出了能直接吃的玉米,1亩鲜穗可以卖到3000元!在新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的支持下,我们在山区建厂,收益将进一步增加。”紫阳县双安镇林本河村村民黄传勇介绍,如果将鲜穗加工成系列食品和饮品,特种玉米亩均效益可达到普通玉米的3倍以上。

  “‘十四五’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实施了秦岭药用植物种质创新、秦岭特色观赏花卉种质创新、秦岭特色林果种质创新等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产业培育与示范项目,目前均取得阶段性科研成果和产业引领效益。”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园长岳明介绍,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通过实施秦巴特色猕猴桃种质资源创新应用研究项目,自主培育植物新品种8个。其中,“秦紫1号”“秦黄1号”“仙紫光1号”“秦紫光2号”获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授权,在镇巴、西乡、蓝田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基地50亩,累计推广面积100亩,并开发出“秦巴锦猕”系列特色果酒、果醋、冻干果等下游产品。

中国绿色发展联合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单位

绿色发展网服务热线:029-33567925

陕ICP备180058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