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卓见 > 专家观点

高秋燕:感谢长城,让我们遇见!

时间:2024-06-10 来源: 本网 作者: 高秋燕

      编者按:( 2024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延庆拉开帷幕。作为2024年北京长城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届论坛的青年论坛分享活动中,各位长城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就长城保护、资源利用、价值挖掘等进行专题研讨。

       来自长城沿线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高秋燕代表京外省市作了主题分享《感谢长城,让我们遇见》。大家对榆林市社会组织的创新性、群众性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对该社会组织围绕共促新时代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新做法给予高度评价。高秋燕开展了长城保护工作的“八个一”工程,特别是针对给中小学生心中“种下一棵长城的种子”研发的九个系列的课程,并且将课程实现了“童谣化”,让古老的长城焕发出时代的光芒。下面将她的致辞原文转发给网友,共同分享 )。

       37年前,1987年,22岁的我,大三学生,英语专业,因为练习口语的原因,在陕西榆林偶遇了一个被警方怀疑为“特务”的探险长城的英国人威廉林赛,我是他记忆中的那个“英语很好、很勇敢”的中国女孩。26年前,1998年,33岁的我,很偶然的原因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则消息,关于120多名国际友人在北京长城上捡垃圾的消息。于是我通过《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联系上了那位活动的发起者,果然就是当年徒步考察路过榆林的那位英国人。第二次见面在北京威廉林赛家,这是我们俩家人的第一次相聚,从那天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人是这种活法,对长城痴迷不悟,为了长城可以舍弃一切。因此我才开始真正的思考,长城到底有多少魔力,有多少秘密,值得这个外国人,一辈子为长城付出。我一个在长城脚下出生,长城脚下长大,长城脚下工作的榆林人,对长城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只知道个概念“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八达岭”“一道很长的墙”,其他的竟然一无所知。

       25年前,2000年我下海创业,在当地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我一边从事广告业务,一边开始保护长城的宣传。我认为自己属于那种执行力很强的人,我的长城职业生涯也由此开启,自从从此,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从此就多了一个关键词“长城”。大量的阅读,走访,考察,学习,研究,请教,成了我的常态。

       19年前,2005年,40岁的我,自认为有了一些底气就注册了榆林市长城保护志愿者协会,从此就走上了一条社会组织保护长城的万里长征。这条路比我想象的要难100倍,“神精病”、“一根筋”“不误正业”,不理解,被误解,被反对,各种否定的声音不绝于耳。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我得到中国长城学会董耀会会长的指点和支持,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了董老师给我寄来了100本长城少儿读本,犹如雪中送炭,这正是我开展此次研学最最需要的;我还得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安荣、邬东璠教授的指导,从他们那里我对家乡的36个古老的营堡的保护与利用有了新的认知;我还得到天津大学张玉坤、李哲教授以及国内各领域长城专家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逐步得到当地人大、宣传部、统战部、党校、共青团、教育局、文旅局的认可。

       2005年,我们协会的首个合作项四目就是与英国人威廉林赛先生创办的国际长城之友协会合作“万里长城·百年回望”的榆林段项目。这次合作,让我才真正地明白了长城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不加重视,未来我们给后代将留不下什么,特别是我们榆林地区的夯土长城 ,面临着来自自然、人为的破坏风险极高。长城保护这件事,尽管与我本人的专业,与我的工作,与我的职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还是就这样选择了开始。

       10年前,2014年,49岁的我,再一次做出了重大抉择,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决定将自己公司的700平米建成长城主题展室,因为当时作为历史上九边重镇的榆林还没有一个与长城有关的展览馆和博物馆。阵地建成后,我们协会的长城保护宣传就有了载体,于是就有了长城主题展览展示的策划、设计、制作,就有了针对中小学生、亲子家庭、党员干部的长城专题课程体系的研发,就有了志愿者的培训,就有了西安、北京的巡展,和长城文化的“五进”(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开展,就有了更多的,更大胆的想法,就有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各种探索。后期我们研发的针对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的长城研学探索与实践课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本人也被授予陕西省“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先进个人”,“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们协会做了以下工作:一、创办榆林长城主题展馆,为弘扬长城精神、传播长城文化打造交流学习主阵地。二、成立“青春长城”志愿者小分队,为弘扬长城精神、传播长城文化培养生力军。三、研发中小学生长城主题实践课程,构建长城文化进校园“小手拉大手”传播新模式。四、培育“探索长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榆林长城研学活动品牌,开辟港澳台、国内外人士长城研学实践新高地。五、发挥展馆“国际俱乐部”“长城人家”“长城圈”国际交流功能,担负“长城标识·中国声音”传播之使命。六、联手公检法,助力“检察蓝”,为长城保护亮剑,推动榆林长城保护的生态环境优化。七、解密长城密码,活态利用传承,推进“中国长城·世界风景”文创研发,让长城回归百姓生活,飞向国际视野。

       回首自己走过的27年长城守护公益道路,充满了无限感慨,是长城,让我遇见了友谊,是长城,让我内心更加坚强,是长城,让我视野更加广阔,是长城,让我自己变得更有力量。长城 ,让我遇到了非常非常多的珍贵的友谊,我身边积聚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朋友,他们也在业余时间开始思考长城,慢慢地和我一样过上了长城人的生活。我自己就从常人眼中的“长城女疯子”、“神精病”变成了“长城人”。我一步步走来历经各个阶段,从最初的一个人,到今天100多人,从刚开始遭白眼到今天受欢迎,从自己是一个“小白”到今天大家眼中的“榆林长城专家”,这27年来每一步都踏石有印,抓铁有痕。

        今天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我能有幸与长城界的各位值得我非常非常敬仰的老师们在一起,实属荣幸。我想说,感谢长城,让我们遇见。长城,让我遇到了友谊;长城,让我遇见了坚持;长城,让我遇见了能量。感谢长城,让我遇见了更有担当的自己,请大家相信我,我会继续为我当初的选择负责任,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唤起更多普通民众保护长城的意识。党中央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我觉得我们保护好长城,就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作为社会组织,长期以来在一线深度挖掘榆林长城文化价值,不断活化榆林长城资源,传播长城文化,讲好新时代榆林长城故事。我想让广大地球村网友、首先是我家乡长城脚下的榆林人,更多地去走近长城,了解长城,关注长城,了解长城与我们国家,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这样对于身边发现的破坏长城,损毁长城的事情就能自觉地去抵制。

(作者系陕西榆林市长城保护志愿者协会的会长高秋燕)推荐/赵大瑩

中国绿色发展联合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单位

绿色发展网服务热线:029-33567925

陕ICP备18005866号-3